咨询热线
0512-65375586传真:0512-65375369
Kaiyun:全球最大来华建器械集采供保基地
盈纬达(原卡瓦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口腔器材制造供应商,在全球医疗器械公司排名中位列前50。此次落地的盈纬达中国新智造基地项目
据盈纬达官方发布的海报,此次中国新智造基地项目共涉及三个“首次”,分别是:
首次引入高端被动自锁托槽本土化产线,与隐形正畸产品SPARK精靓优势互补覆盖更广泛临床需求完善属于中国患者的矫治方案。
盈纬达中国总部位于上海,此前已在江苏苏州与“中国牙谷”四川资阳投资建立两大生产制造基地。
“奥美科是全球正畸领域中,鲜少能够同时提供技术领先的固定托槽矫治、定制化固定托槽矫治与数字化隐形牙套矫治三大正畸解决方案的品牌,”奥美科中国区总经理徐晓东介绍:“此次正畸托槽产线的国产化,将立足奥美科的全球创新成果,进一步优化本土化正畸解决方案,为中国的正畸医生提供更有保障的产品选择,惠及更多的中国患者。”
在25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盈纬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aul Keel对于中国的集采现状作出评价,他表示:“由于已经开展了多个品类的集采,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已经颇有经验。如同我们的预期,中国会将带量采购分为两个流程,一个是针对手术费用的带量采购,另一个是针对耗材供应价格的带量采购。目前情况正是如此。手术费用带量采购目前正在多个省份开展,我们预计将在上半年完成。如果他们遵循以往的先例,那么耗材供应带量采购应该会在此之后不久跟进。”
对于集采后的影响,Paul Keel表示:“集采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整合供应,以实现采购规模的最大化。正如我们在植入物带量采购中所看到的,进入带量采购环节时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只要具备在新环境中竞争的能力,往往在带量采购结束后会变得更加强大。我们在植入物业务中就见证了这一点。虽然价格确实受到了显著影响,降幅超过40%,但我们的销量却大幅增加。综合来看,这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在中国的托槽和弓丝业务占据着非常强势的地位,所以我们预期在这方面也会获得类似的净收益。”
对于业绩的预期,Paul Keel介绍:“我们原本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甚至上半年,中国托槽和弓丝业务的表现可能会比较疲软。这一点在我们最初的业绩指引中就有所体现。第一季度的情况确实如此。我们预计,当手术费用带量采购完成后,下半年将会带来利好,当然,前提是我们能采取正确的应对。”
随即在2023年,西安市尝试将正畸项目按照种植项目一样“技耗分离”原则进行支付结构改革,并确定了37个按病种分类的正畸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全流程DIP收费包。
2025年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原有62项收费目录扩容至114项,原本的“取模费”“设计费”等分解收费项目,被整合为矫治器、运动护齿等个性化产品的“一口价”。
其中,正畸项目从9项扩充至25项,似乎给予了更大定价空间。但随着陕西省牵头的15省联盟集采即将在今年到期,如同Paul Keel等业内人士的预测,全国性集采似乎是大概率事件。据目前收费指导价预测,正畸项目终端价格可能跌破万元。
随着口腔种植体集采及服务控费的席卷,中国口腔市场面临深度重构。头部厂商的市场份额更加集中,小品牌面临淘汰。
在集采影响下,国际巨头如士卓曼,已经实现了中国市场的业绩破冰。其2024年企业全年营收折合201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以33.3%的年增长率领跑。
比如士卓曼在莘庄工业区投资建设的新生产基地,于今年一季度竣工投产。该项目为士卓曼在中国首个集生产、培训与创新于一体的基地。据介绍,基地一期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预计达产后年收入可达14亿元人民币。
6月6日,公司官网宣布,士卓曼将投资 Villeret工厂,同时在上海为中国本地化生产。
文章显示,过去七年来,士卓曼位于瑞士维勒雷的制造工厂实现了显著增长,员工人数从约550人增至1000多人,实现翻倍。这一增长得益于全球需求的不断攀升,而近期中国自2023年1月起实施的带量采购(VBP)制度更是加速了这一增长态势。为满足激增的需求,维勒雷工厂提高了产能,在确保中国市场供应连续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并进一步提到:中国计划于2026年1月启动的VBP 2.0,将本地制造置于中国市场准入的核心地位,使其成为参与公共招标和发展我们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士卓曼通过逐步将销往中国的产品生产转移至新获许可的上海园区,在巩固瑞士制造影响力的同时,保障了自身在这一关键地区的未来增长。这一战略举措确保了士卓曼在中国市场的持续竞争力和增长,而中国市场目前占集团全球收入的15%以上。
从士卓曼的文章里可以看到,长期来看口腔集采仍将为头部厂商带来可观的增长。那么,随着正畸品类集采的即将到来,哪些企业能在行业洗牌中坚持到底,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Kaiyun官网 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