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512-65375586传真:0512-65375369
央视曝光口腔行业内幕!不仅乱收费、过度治疗还虚假宣传?
Kaiyun官网 登录入口近年来,口腔健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是口腔诊所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各处冒头。
尽管这些诊所的数量增长迅猛,但其中隐藏的问题也让人不得不担忧。最近,央视发布的一段视频,更是揭露了口腔行业的种种黑幕!
在短短两公里的区域内,竟然有53家口腔医院和诊所扎堆,如此密集的分布,究竟是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医疗服务,还是让他们在选择时感到无所适从?
王女士万万没想到,吃坚果时一个不小心,竟然引发了口腔问题。她原本只是想简单地修复那颗有些敏感的牙齿,结果却在8家诊所的“轮番轰炸”下,连原本健康的牙齿也成了“待宰的羔羊”。
第一家诊所的医生在建议王女士修复坏牙后,竟然又盯上了她之前做过牙冠、且没有任何不适的牙齿,建议她拆掉旧的牙冠,换上新的。这样一来,治疗的范围一下子扩大到了四颗牙齿,费用也飙升至4000元起步。
难道一颗完好的牙齿也要“躺枪”吗?第二家诊所的医生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建议王女士对敏感牙的咬合面进行打磨,然后装上保护罩。
虽然只针对一颗牙齿,但报价也高达3800多元。医生还煞有介事地解释说:“保护罩越小,制作工艺越复杂。”似乎价格越高,技术含量也就越高。
第三家诊所的院长更是“语出惊人”,他断言王女士的两颗牙齿都已“废掉”,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并戴上牙冠,如果选择德国的产品,费用则高达5000多元。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位院长在查看牙片时,竟然对王女士说:“你花5000块钱,那牙能用一辈子,姐,值吗?值!”这番话与其说是专业的医疗建议,不如说是赤裸裸的推销。
在经历了这三家诊所的“洗礼”后,王女士开始对口腔诊所的诊断产生了怀疑。她比较了多家诊所的建议,最终选择了一家只建议简单修补的诊所,换掉坏牙,总共的花销才不到三百块。
这与之前几家诊所动辄数千元的报价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同样的病症,价格差距会如此之大?
一些诊所为了吸引患者,往往会夸大自身的医疗实力,例如宣称拥有“知名专家团队”、“先进的医疗设备”等,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有些诊所所谓的“专家”,实际上根本不在该诊所出诊,甚至根本不存在。有些诊所的设备也并非宣传中那般先进,甚至存在老化、过时等问题。
更令人震惊的是,“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这个看似专业的头衔,竟然也可以轻易造假。记者在没有任何有效资质证明的情况下,仅凭一个虚构的姓名和300元会费,就成功注册成为了中华口腔医学会的会员,甚至还能下载打印会员证书。
连没有医学知识的人都能轻易自称“口腔专家”,披上“专业”的外衣,这种荒唐的现象,不仅是对真正口腔医学专业人士的侮辱,更是对患者健康的极大威胁。
这种虚假宣传,无疑是对患者的欺骗,也暴露出口腔诊所行业监管的缺失。虚假宣传不仅让患者误判治疗方案,还大大降低了医疗行业的信誉。
当患者发现自己被虚假宣传所蒙蔽,不仅会对诊所失去信任,甚至可能对整个口腔医疗行业产生质疑。这种怀疑感会让医患关系更加紧张,最终只会破坏整个医疗行业的正常发展。
口腔诊所数量的快速增长与监管力度的不足形成了鲜明对比。数据显示,仅在2019年至2022年三年间,我国的口腔治疗机构就增长了60%。截至2024年1月,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在册的口腔医疗机构已达12.6万家。
然而,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监管部门是否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确保每一家诊所都符合规范,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资质?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口腔诊所行业的资质困境,不仅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也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加强监管,提高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才能保障患者的权益,促进口腔医疗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从王女士的遭遇,到“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的轻易获取,再到洁雅口腔医院的虚假宣传和资质问题,一系列事件揭示了口腔诊所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病人的健康和钱包,还让医患关系变得紧张,也给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医疗行业关乎我们的健康和生命,诚信是它立足的根本。如果不遏制逐利的歪风,最终受苦的肯定是患者。
我们也呼吁,媒体和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口腔诊所行业的乱象,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守护人民的口腔健康。
信源1.2024年12月10日,湖南日报:每周质量报告丨看颗牙8家诊所给出4种方案 央视曝光口腔医疗机构乱象
2.2024年12月9日,极目新闻:300元能解决却报价5000元,口腔治疗岂能如此没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