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512-65375586传真:0512-65375369
健康口腔宣传内容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口腔宣传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每年9月20曰是全国爱牙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卫生保健所要求,增强我校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普及少年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同时通过学生向家长传护齿健康知识,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关注自己的未来。我校决定在全校16年级开展校园“爱牙护齿,健康成长”的宣传教育活动。
利用学校宣传橱窗张贴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图,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堂口腔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少吃甜品和含糖饮料,餐后和零食后及时漱口”的四个好习惯及正确刷牙的方法等。
2、“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活动,各班利用班会时间借助相关资料向同学们传播讲解护齿知识,请同学上台向大家介绍关注口腔健康的必要性(队会中各班应把活动主题书写在本班教室的黑板上)。学校利用午休时间向全校播放爱牙知识宣传vcd,各班组织学生收看,并向学生家长发放宣传材料。
2、“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国旗下讲话活动。鼓励学生把自己学习到的口腔知识向父母、爷爷、奶奶宣传口腔健康知识。
3、“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手抄小报创作活动。以口腔卫生健康和护齿教育为主题,通过活动让队员们查找有关护齿资料,获得护齿保健知识,有利于队员们习惯的养成。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积极性、想象力和写作编辑能力,鼓励队员们把自己学习口腔健康知识的心得体会和自己的护齿经验用漫画形式文字内容表现出来。
手抄报作品的规格为a3纸大小,请务必在作品上注明班级、姓名。 (三至六年级,每班三至五份)
通过组织队员向家庭等社会渠道宣传护齿知识,强化队员们的护齿意识,提高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率,使队员们在体验小宣传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护齿的重要性。口腔健康知识讲座之后,要求各班下发“小小牙博士”反馈表,组织队员向家庭等社会渠道宣传护齿知识。队员持此表给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和邻居讲授护齿知识,并请接受过口腔健康知识教育的家人在相应位置写上对于队员教授水平的评价并签上名。最后看哪个队员的评语和签字最多、最好,以此为据进行“小小牙博士”评选。
要求各班在全面开展的基础上择优评选出8名“小小牙博士”,同时上交8名“小小牙博士”名单及“小小牙博士”反馈表8份。注明所在班级、姓名,于9月末前上交卫生室。
口腔是人体最易患病的器官[1]。口腔疾病可导致口腔功能受损和影响全身健康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牙齿和口腔颌面部器官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口腔医疗保健已成为广大患者的迫切需求,口腔健康教育也成为人们日常保健的一个关注点。笔者对我院口腔门诊2009年11月- 2010年12月的患者进行调查,以充分认识口腔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特点,为探索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口腔门诊患者512例,男274例,女238例;年龄18-79岁,平均47.5岁,其中18-45岁248例,45-59岁172例,≥60岁9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71例,高中或中专182例,大专及以上59例;补牙186例,拔牙117例,镶牙177例,正畸32例;职业:学生106例,工人152例,农民和个体工作者147例,教师65例,公务员32例,其他10例。
1.2 方法 通过问卷方式对患者健康需求进行调查,对即将离院的门诊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就诊时对口腔疾病及卫生保健知识的需求;患者认为接受健康教育的时间;接受健康教育后的效果。专题科谱教育:龋病病因及其防治;牙周病病因及其防治;窝沟封闭剂防龋术;龋齿早期充填;牙齿畸形矫正;如何正确刷牙;延缓避免“老掉牙”;牙齿保健和健康长寿等。另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本次对门诊患者发放调查表512份,实际回收并经审核有效的510份,有效率为99.6%。对健康教育需求内容调查结果如表1。患者要求接受健康教育的时间治疗后占77.1%(393/510),治疗前17.1%(87/510),治疗中(12/590),另找空余时间接受专题教育3.5%(18/510)。通过健康或专题科谱教育后满意度:完全满意39.4%(201/510),满意34.9%(178/510),基本满意14.3%(73/510),不满意8.0%(41/510),无法评定3.3%(17/5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口腔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自我保健意识和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口腔健康教育的范围要求不断扩大。以往注重了解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及常见口腔疾病的常识。现在,患者需要进一步了解医院的消毒灭菌效果和无菌操作方法,甚至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过程密切监视,想知道牙科器材的性能、进口和国产器材的特点和选用方法、口腔治疗是否有感染爱滋病的风险等,表1的调查结果中对医院及治疗环境的消毒以及对医务人员的要求的需求率最高。患者对自身口腔健康状况的重视,能使许多可以早期预防、治愈的口腔疾病得到及时的处理,表1的调查结果中今后保持专业的指导和联系的需求率为27.8%, 提示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已非常关注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
3.1 健康教育方式要多样化 患者的知识水平、年龄、性别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对口腔健康要求与接受教育的方式都会有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阶层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1)图片、文字、漫画及宣传栏,候诊厅墙上贴有“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健康”、“如何预防牙周病”、“龋病的预防”等宣传画,并有橱窗,图文并茂的宣传方式吸引了许多就诊者前来观看、咨询,增加了宣传范围及力度。(2)针对儿童进行专门教育,儿童龋齿的发病除与牙齿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外,尤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如吃甜食过多,不能坚持每天3次刷牙或方法不当。由于患儿已有牙痛的痛苦体验,加之治疗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不适,护理人员及时采取“疼痛教育”,指出“要患牙不痛,必须坚持每天3次刷牙,每次3min,进食后要漱口”。运用表扬鼓励方式对患儿讲“阿姨相信你是一个懂道理的孩子,你一定能够做到”。(3)对青年人的健康教育,青年患者的思维活跃,健康教育应注意形式的新颖和多样性。青年人理解能力强,并且有爱美心理,针对这一特点,宣传拥有洁白、整齐、健康的牙齿在服务演艺行业人员中的重要性及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对于那些准备行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护士积极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主动介绍正畸治疗的方法和步骤,介绍一些尽可能避免影响美观的新型材料,减少其因为正畸治疗而引起的社会障碍(4)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口腔卫生问题,心理状态改变以及传统观念与习惯,认为“老掉牙”是天经地义的事,往往牙痛难忍才来就诊。护理人员告之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老年人也应该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与漱口应坚持终生,避免烟酒,并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甜品,增加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量。有牙病时应及时就医。同时对有义齿的老年人,保护基牙不受不良因素的刺激,每半年或3个月1次去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对妊娠期妇女的健康教育,龋病是易患的口腔疾病。预防龋病发生,关系到胎儿的安全与孕妇的口腔健康。妊娠期妇女大多数有牙龈炎,多发生在妊娠后2~4个月,妊娠中期达到高峰,分娩后逐步消失。通过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和菌斑控制措施的训练,有效提高妊娠妇女对口腔保健方法的正确掌握,即局部用氟,正确刷牙;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保证孕妇营养,促进胎儿健康,特别是在胎儿牙齿的发育阶段,营养不良可导致牙齿钙化不全,唇裂或腭裂,釉质发育不全等。(6)对候诊人员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将其来院就诊这一宝贵时间加以充分利用,向患者发放《健康导报》、《爱牙专刊》等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卫生保健知识。(7)对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大、记忆力减退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语言应通俗易懂并尽量口语化,反复教育,不断鼓励,提高患者的学习积极性。
3.2 治疗过程中注意点 患者因为对疾病知识的缺乏等因素,或有不同程度的对治疗产生恐慌情绪。因此治疗医师或者专科护士应及时提供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及预后等方面的知识,告诉患者进行口腔手术或治疗时的感觉和进展情况,如拔牙患者,应告知拔牙时不会痛,但锤击时头会因为震动而不舒服,挺牙时有撕裂感等。鼓励患者的积极配合行为,并尽量让患者有一个心理支持者陪伴[2]。专科护士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应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三方面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对于儿童患者,要更加注意心理诱导,心理诱导可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便于高质量地完成治疗。临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儿口腔保健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改善口腔卫生环境,形成口腔健康行为。同时,它们可融洽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3.3 要积极培养专科护士的健康教育意识与技能“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实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患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治疗、护理,而是更多地渴望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3]。因此应将患者的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护理工作内容。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明白放心的进行相应治疗。也增强患者对医院及护理工作的认知信任感。
总之,通过系统的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自觉提高口腔健康保健行为,以改善维护和促进健康[4],才是提高口腔保健最为有效的措施。
[1] 张震康. 试论我国口腔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4,39(1):73.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我校以多种形式开展了“爱牙日”宣传教育活动。龋齿俗称蛀牙,它对口腔健康甚至全身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性。目前,青少年学生发病率较高。面对学生日趋严重的龋齿和牙列不齐的发病形势,必须提高学生对牙齿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掌握预防牙病的相关知识和健康行为,我们学校积极地开展了爱牙日的宣传活动。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及工作精神,召开全校班主任教师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具体方案要求,全校教师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一次系列活动。
1、教导处配合医务室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校医布置任务,并发放爱牙、护牙、预防龋齿等宣传资料。各班主任利用班队课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和预防龋齿的系列教育。
2、全校各班刊出一期《牙齿损伤》的专题墙报,并进行评比。要求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口腔健康大世界。
3、为提高学生口腔卫生知识水平,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达到控制青少年牙病发生和发展的目的,上一节有关“爱牙护齿”的健康教育周会课。
围绕主题,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口腔疾病防治知识,促进广大群众对口腔疾病认识和关注,推动全社会关注老年人口腔卫生。
对某小学进行分层随机抽取100名小学生,其中三年级学生有34名,四年级学生有35名,五年级学生有31名。男同学有48名,女同学有52名,他们的年龄在8~12之间岁,平均为(10.691.25)岁。
(1)口腔保健知识、行为的调查:用问卷的形式对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知识以及行为进行调查,其评估标准是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饭前饭后洗手,饭后刷牙,每天刷牙的次数在两次以上,牙刷应该选用小头软毛牙刷,因为这能够有效避免牙龈出血以及龋齿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局部细菌的滋生。(2)口腔检查方法:对全部儿童进行口腔体检,评估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口腔监测标准,监测儿童进食前口腔的牙菌斑指数,然后对所有儿童的评估结果建立档案。
1.3.1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就是宣传口腔的基本知识,主要请专业的口腔医师为儿童进行讲解,其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如儿童乳牙、恒牙的概念,还有牙齿的基本结构,以及牙齿有几种类型,同时介绍不同类型牙齿的功能;除此之外,应该着重向儿童介绍有关牙菌斑和龋齿的知识,明确告诉他们导致龋齿的主要病因就是细菌、口腔内碳水化合物等。
1.3.2其次是指导儿童要养成正确的生活饮食卫生习惯: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饮食习惯,合理饮食,禁止暴饮暴食,禁止食用大量含有糖及淀粉的食用,同时要明确告诉孩儿童口腔卫生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邹玲1,赛玉拉2(1.新疆阿拉山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博乐833418;2.新疆博州蒙医院口腔科,新疆博州833400)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应用于儿童口腔保健的作用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某所小学中的小学生共100名进行研究,然后进行为期一年的口腔卫生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并对教育前后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口腔保健行为以及口腔状况的了解进行对比,评估结果。结果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儿童普遍缺乏对口腔的知识,在经过为期一年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之后,儿童对口腔知识有了明显提高,并且其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儿童对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同时也能够纠正其错误保健习惯,从而显著提高口腔卫生状况,降低口腔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关键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21.180子牙菌斑的主要致病因素就是糖类和淀粉,他们会在结合后产生酸性物质,造成牙釉质的受损,并最终形成龋齿。此外,禁止儿童在睡前吃含糖较高以及淀粉的食物,因为在夜间这些食物残渣会腐蚀牙齿。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控制食物的进食量,饭后坚持刷牙或者漱口,用温开水或者淡盐水漱口,防止糖分以及淀粉积聚在牙齿上。此期儿童可以多食富含高纤维食物,例如瘦肉和水果蔬菜,因为这些食物能够清洁牙齿比如蔬菜以及瘦肉等,因为高纤维的食物可以对牙齿产生摩擦而起到清洁的作用。
1.3.3指导儿童学会使用正确方法刷牙:最先要大力宣传进行刷牙的目的,明确告诉儿童坚持刷牙能够去除牙菌斑,同时也能够保障个人口腔健康。最好使用小头软毛牙刷进行刷牙,因为这不但适合儿童口腔的大小,而且能够充分接触到孩子牙齿的周围,可以彻底对牙周进行清扫。牙膏的选择应该使用含氟牙膏并且定期更换品牌。坚持每天刷牙两次,采用竖刷法。
1.3.4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每隔半年去口腔医院检查一次口腔卫生,做到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卫生习惯,防止疾病的发生。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对实验中的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然后对比教育前后儿童的口腔卫生知识、口腔保健行为以及口腔状况,结果教育后儿童对于口腔知识的了解,口腔保健行为以及口腔疾病状况均大大优于教育之前(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随机抽取我校2006~2009级在校本科生600人进行调查,收回问卷580份,有效问卷554份。其中,男生233人,占42.06%,女生321人,占57.94%;城市163人,占29.42%,农村391人,占70.58%;年龄18~24岁。
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学生的一般情况;②刷牙次数、时间、方法,牙刷、牙膏类型,是否喜吃甜食等;③龋齿防治知识知晓情况;④口腔卫生保健态度。在调查员的指导下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当场发卷并收回。
对调查的每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按照1997年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进行[3]。诊断标准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中龋齿的诊断标准。
①利用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每年大学新生健康教育课增加了口腔保健的内容;②在校园网上加强口腔健康行为的指导,在校医院网站上开辟口腔病防治专栏,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随时解答,并予以健康指导;③对每位就诊的同学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并要求其向同寝室的同学传授并监督;④通过板报宣传,张贴宣传海报,造出宣传态势,提高宣教效果。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显示,本次调查大学生龋齿检出率为46.39%;城市学生龋齿检出率为53.99%,高于农村学生的43.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61,p <0.05);女 大 学 生 龋 齿 检 出 率 为52.34%,高于男大学生的3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2,p<0.01)。大学生龋齿充填率为35.19%;城市学生龋齿充填率高于农村学生(χ2=9.493,p<0.05)。
表2显示,4个年级间龋齿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0,p<0.05);一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最低,其次是二年级,三、四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最高,各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5,p<0.05)。
有54.87%的学生不能较全面的回答龋齿的发生原因,其中86.84%为低年级学生。有8.12%的学生认为龋齿是由缺钙所致;4.87%的学生认为是由口腔炎症所致;47.11%的学生认为是口腔卫生差引起细菌产酸所致;13.00%的学生认为由遗传因素决定。对于龋齿是否引起心脏、肾、关节等主要器官疾病,88.2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其中低年级学生占88.96%。
被调查者中,99.28%的学生认为刷牙有预防龋齿作用;70.22%的学生认为刷牙有预防口臭作用;79.24%的学生认为刷牙具有保持牙齿洁白作用;51.44%的学生认为刷牙具有治疗口腔炎症作用;15.16%的学生认为使用牙线%的学生使用过牙线%的学生不知什么是牙线。其中高年级学生回答正确率(85.2%)高于低年级的学生(65.4%)。
每天 刷 牙2次 以 上 的 学 生 有347人,占62.64%(高年级占41.23%,低年级占21.41%);1.26%的学生偶尔刷牙;36.10%的学生每天刷牙1次,其中有89.00%为早晨刷牙,11.00%为睡前刷牙。48.38%采用竖式刷牙法,48.92%采用横刷法。刷牙每次持续3min以上者仅占11.19%,有24.01%的学生少于1 min,用餐 后即刷牙仅 占7.40%。35.74%的学生非常喜欢吃甜食,其中女生占70.70%。仅有10.46%的学生能够在吃甜食后立即漱口或刷牙。
本次调查中,有31.23%的学生选择含氟牙膏,48.01%的学生选择保健牙刷。在牙刷使用时间上,40.61%的学生使用3个月左右,26.53%的学生使用半年或半年以上。各年级中,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的选择率、3个月左右更换牙刷率3项指标均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半年以上更换牙刷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
孕妇肩负着养育下一代的重任,其口腔健康状况及对口腔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下 一代的口腔健康[1]。为了解我市孕期妇女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态度、行为 和诊治情 况,提高孕妇口腔保健意识,减少孕期口腔疾病的患病率。笔者于2009年1~5月对在我院妇 幼中心建卡的459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妇幼中心进行围产期检查妊娠妇女459人 。年龄26~40岁,其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共225人,占49%,高中以下234人,占 51%。
设计结构型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口腔保健的知识及来源、 口腔 卫 生习惯、观念、诊查情况及对婴幼儿口腔知识的了解。采用第3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 案统一问卷,当场发卷,自行填写,当场收卷,监督整个答卷过程,并尽可能减少诱导性误 差。共发放问卷500张,收回459张,回收率91.8%。
希望孕前接受口腔保健的孕妇为100%,孕前接受过专业指导者占11.76%,有牙龈出血者占74 .51%,有64.71%的孕妇不知道牙龈出血的原因,孕前进行过口腔健康检查者仅为3.92%,有 49.02%的孕妇认为怀孕期间不能看牙,能忍则忍。
每日刷牙2次以上的占82.67%,使用磨毛保健牙刷者占45.10%,有70.59%的孕妇刷牙方法不 正确,而刷牙时间达到3min以上者为31.37%,有74.51%的孕妇知道定期更换牙刷。
86.27%的孕妇不知道牙齿开始发育的时间,47.06%的孕妇认为乳牙2岁以后才需要清洁与 卫 生,有78.43%的孕妇不知道氟能防龋,对于奶瓶龋发病的主要原因有45.10%不清楚,54.90% 的孕妇不知道如何才能预防龋齿,有49.02%的孕妇认为乳牙不需要治疗。
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龋齿[2]。母亲的口腔保 健习惯对 幼儿的口腔护理十分重要,对儿童牙齿的干预性治疗来说,母亲有成功治疗经验的儿童较其 他儿童更易获得成功[3]。从妊娠期间开始并由母亲延续下来的口腔保健习惯,对 孩子龋齿的预防会起到非常好的长期效果。
妊娠期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生理过程,孕妇全身起着一系列的变化,在此期,如不注意口腔 保健,会使正常的生理过程发生病理变化,不仅会影响孕妇本身的健康,甚至可能影响到胎 儿的发育及健康。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孕妇对孕期的口腔卫生预防 保健知识了解甚少,虽然所有的孕妇均有接受专业口腔健康指导的需要,但孕前接受过专业 指导的人数为仅为11.76%;有74.51%的孕妇有牙龈出血史,可有64.71%的孕妇不知道牙龈出 血的原因;孕前进行过口腔检查的只有3.92%,75.55%的孕妇有了牙病是能忍则忍,不能做 到防患于未然,无法早发现、早治疗。54.9% 的孕妇担心口腔治疗对胎儿产生副作用,拒 绝接受治疗。因此必须通过健康教育,使孕妇了解孕期口腔疾病对胎儿产生的不利 影响和孕期口腔疾病治疗特点、时机及局部治疗的安全性,消除孕妇口腔治疗的误区及恐惧 感,提高孕期口腔疾病就诊率、治愈率,降低孕期口腔疾病的风险,为确保母子平安提供保 证。
对不同学历的孕妇分类统计结果来看,每日早晚2次刷牙率基本无差别,但只有29.41%的孕 妇刷牙方法正确,70.59%采取混刷法; 68.63%的孕妇刷牙时间小于3min,只有31.37%的孕妇刷牙时间大于3min;及时更换牙刷的孕妇达74.51%。由此看出近年我国 “爱牙日” 活动的开展使较多的人知道刷牙的重要性,但是对如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具有持之以恒 的刷牙态度还有待加强。
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口腔卫生习惯。牙齿发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 的过程,婴幼儿的乳牙胚从母亲孕6周开始发育,在5~6月时钙化,婴儿出生时,20颗乳牙 冠已全部形成。牙齿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孕妇的健康、营养、情绪、生活 环境、疾病等,所以孕妇在孕期应尽量避免疾病和感染的发生,保持愉悦的心情,饮食要营 养丰富合理。乳牙相对于恒牙有机成分较多,无机质少,抗酸能力弱,一旦发生龋病,病变 进展快,所以乳牙萌出后,家长必须及时清洁牙面,清除牙垢和牙菌斑。调查表明,有86.2 7%的孕妇不知道人的牙齿从母亲怀孕第六周即开始发育,有47.06%的孕妇认为2岁以后才需 要注意乳牙的清洁和卫生,乳牙萌出后家长没有及时清洁牙面,含、奶瓶睡觉,这些都 是引起儿童龋病早发、高发的因素。78.43%的孕妇不知道氟化物对牙齿的影响,有49.02% 的孕妇认为乳牙龋齿不需要治疗。因此,广泛、细致的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是预防口腔疾病发 生的关键,宣教内容应直观化、具体化、多样化、基层化,使广大的准妈妈了解口腔疾病的 种类及危害。
目前口腔疾病在我国是多发病, 想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笔者认为保护牙齿应从零岁做起 ,将工作重点放在孕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加大口腔预防保健宣传力度,开设 孕前口腔卫生课堂,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小册子或播放录像带,提高孕期妇女口腔卫生 保健意识,提高孕妇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减少孕期口腔疾病的发生, 促进母婴健康。
[2] 鲁丽珍,郭晓琳,徐涛.健康教育对孕期口腔疾病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4):389-391.
方法 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东北9个城市、9个农村地区部分12岁学生进行集体自答式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论 学生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尚不普及。应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特别是有效刷牙的宣传教育,促进儿童尤其是农村儿童建立口腔健康行为。
2005年9-12月东北地区在配合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在进行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检查的同时,对部分12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为今后东北地区开展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基线资料,也为制定东北地区的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1.1 对象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1],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北地区的9个城市和9个农村地区,对在当地居住6个月以上的儿童2376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半数已接受临床检查的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经资料整理,获有效问卷调查表1184份。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自答式问卷调查。在受检者离开现场前,调查员对问卷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如有错误及时纠正,有遗漏项目及时补填。本次调查将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作为学生问卷的主要内容。此外,问卷调查还包括口腔科就医情况及口腔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影响。
1.3 数据整理和分析 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
2.1 刷牙行为 74.7%的12岁学生每天刷牙,29.5%每天至少刷牙2次。刷牙行为形成率城市高于农村(P
2.2 饮食习惯 学生每天进食含糖食品(包括加糖牛奶、甜点、糖果、糖水、碳酸饮料和含糖果汁)的比例为62.1%,城乡之间、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见表1。
2.3.1 口腔卫生知识 东北地区12岁学生获取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途径分别为家人(59.6%)、电视/广播(47.0%)、学校(44.4%)、口腔医护人员(35.2%)、报纸杂志(26.9%)、医院宣传栏(22.3%)、网络(9.5%),通过以上各种途径获取口腔卫生知识的比例均为城市高于农村。见表2。
2.3.2 口腔健康问题对生活的影响 过去12个月有过牙疼的学生为54.6%,认为牙齿或口腔问题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吃东西(43.4%)、与同学交往(22.4%)、自尊(24.5%)、外貌(20.3%)、发音(18.8%)。
2.5 牙外伤 东北地区19.1%的12岁学生有牙外伤经历,男、女分别为24.0%和14.0%,男生高于女生(P
刷牙是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保健方法[2]。通过正确刷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减少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东北地区12岁学生每天刷牙率为74.7%,低于全国水平(82.0%)[3];刷牙行为城市高于农村(P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学生进食含糖食品相应增加,患龋风险也相对增大。龋病多因素分析显示,我国12岁学生的患龋状况与进食含糖食品的行为有关,牙龈出血率和牙石检出率与每天的刷牙次数相关[3]。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学生龋均和患龋率相对较高。牙周状况多因素分析显示,12岁学生牙龈出血检出率和牙石检出率与每天刷牙次数呈负相关。本研究中,只有极少数对牙菌斑有正确认识,但多数学生知道细菌是引起龋病及牙龈炎的原因之一,保持牙齿清洁能够预防牙龈出血。大部分学生知道含糖食品的致龋作用。70%以上的学生认识到刷牙出血不正常,但只有1/3的学生知道含氟牙膏。在知道含氟牙膏的学生中,只有53.1%的学生了解含氟牙膏的防龋作用,多数口腔知识知晓率城市高于农村(P
口腔健康问题对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行为上,绝大部分12岁学生对自己的牙齿、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表示满意。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牙龈炎,且牙龈出血后未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对口腔定期检查及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但实际定期口腔检查的比例只占29.5%,城市高于农村(P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龋齿患病水平评价标准,12岁年龄组恒牙龋均在1.1以下为很低水平[2]。东北地区12岁学生患龋率为37.6%,龋均为0.78,已经达到目标水平,但绝大部分龋齿都处于开放状态且没有得到治疗,龋补充填比为11.77%,离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城市15%、农村30%)差距甚远。过去12个月口腔科就诊率为54.2%,农村(60.8%)高于城市(47.2%)(P
学生时期是个体获得口腔卫生知识和形成口腔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国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一直将学生作为重点目标人群。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教授学生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2]。学校应把口腔健康教育纳入学生卫生课程的重要内容,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1]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18.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普及,更多的人越来越关注牙齿的存在与健康。以往老年人在牙齿发生龋坏及根尖炎时,往往选择拔除。而现在更多的老年人则愿意保留牙齿,以行使更好的咀嚼功能。目前,随着口腔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老年人牙体牙髓治疗的成功率与年轻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由于老年人在心理状况、身体条件、牙齿组织的改变等各方面,和年轻人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应更加细致和谨慎。
老年牙病是一种常见且广泛的老年口腔疾病,能引起复杂的心理变化, 给牙病的诊治增加了难度,为此, 需针对其心理特征作好护理,配合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 [1]。据笔者多年的临床体会,分析老年牙病患者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生理特点:
1.1 许多老年牙病患者认为年纪大了, 牙齿松动了,拔掉是正常现象。 有的老年牙病患者则把牙齿看得特别重要, 该拔掉的牙齿,也不愿拔掉。
1.2 由于口腔保健及预防措施相应落后于发达国家, 很多陈旧观念逐步形成, 许多患者认为年纪大了, 牙齿有洞, 不是大问题, 等痛得无法忍受了再去就医。这样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1.3有的老年牙病患者性格较固执, 多疑。就诊时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等心态, 情绪变化很大。因此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
1.4 有的老年牙病患者对牙病治疗的期望值有差异。由于我国老年人多年来旧观念的积累, 对牙齿的修复要求不高, 对牙齿的治疗也远远落后于现代口腔技术的发展, 相反有些老年牙病患者认为现在科学发达了, 什么样的先进技术都能用在自己身上, 而误认为医生不给他治疗。
1.5 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随增龄性相应地产生衰老的改变其生理功能及适应性减退。有的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 所以直接影响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而他们确认为复诊次数过多, 是医生的技术问题, 因而又不信任医生。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应体谅他们在诊治中某些不配合或配合不好的情况, 避免争执和冲突,对急诊老年患者要多给予安慰, 解除他们对治疗的顾虑,在治疗中需结合药物辅助治疗的老年患者应注意药物剂量和耐药性,对再次来诊的老年患者, 给予鼓励, 使之密切配合, 防止失约, 使其获得自我护理的知识。
在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中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其中尤以心脑血管疾病居多。在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免在临床治疗中突发意外,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2]。
因为大多数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时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操作时除了动作要轻巧以外,还要保持无痛或者是让疼痛降到最低限度,消除疼痛带来的紧张和恐惧,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猝发。
老年人由于患有某些慢性全身性疾病,身体条件相对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的操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尽量缩短治疗时间。治疗中不仅要求使用的器械如车针、刮匙等应尽可能锐利,而且医生的诊断和操作技术均应准确和娴熟,并且配合四手操作法,快速完成治疗。
随年龄的增长,一方面继发性牙本质不断沉积,髓腔逐渐变小,髓室顶底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操作时一定要注意随时检查开髓的方向及深度。另一方面牙髓组织的神经和血管数目减少,纤维成分增多,牙髓的敏感性降低,修复能力减弱,而且容易发生牙髓钙化,造成髓腔和根管的闭塞,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3]。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向根方退缩,食物嵌塞加剧,致使邻面龋及根面龋多发。由于发生部位较隐蔽,在临床检查时应用探针逐个仔细探查是否有龋洞存在,并应与正常的牙颈部缩窄相鉴别。
老年人根管细小,甚至闭塞不通,在预备根管时一定要遵循根管治疗的原则,先用小号的扩大针探测根管的走向及通畅与否,在扩锉遇有阻力时,勿强行用力,以免器械折断在根管内,给后续治疗带来不利。对于细小弯曲不易扩通的根管也可采用塑化术。
在对老年牙病治疗的同时,应向他们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教给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假牙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告知老年患者通过叩齿、按摩牙龈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对于口腔内的残根残冠要尽量保留,这样可以避免牙槽嵴过度萎缩,使义齿有良好的固位。对一些患严重疾病的老年人,如老年痴呆症,半身不遂等,应由家庭成员或医务人员定期进行特殊的口腔护理、刷牙、洁牙、剔牙等 [4]。因此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健康有关知识综合知晓率较低,不清楚正确的刷牙方法, 不了解牙结石及其正确处理方法[5]。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保健有积极态度, 认为牙病需要治疗, 但却忽视口腔健康的维护, 每年愿意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者只占45. 4% [6]。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 把口腔保健落实到社区, 提高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 建立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 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7]。鉴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 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教育内容和方式要贴近这一人群, 并且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 内容力求通俗, 并辅以形象化教育,使他们喜闻乐见, 逐渐充实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 增强参与意识, 从而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8]。
[1]王瑞萍.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门诊,老年牙病防治的护理[J].牙体牙周病学杂志,1995,9,5,3.
[2]何光明,刘德润.老年牙病的杜会防治[J].老年医学杂志,1998,3.
[3] 霍雅霞,老年牙病的心理分析与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4.
1.口腔宣传 身边做起。一个人的力量微薄,因此我设计了一次既简单又有效的“口腔知识”宣传活动。首先,制作好一份简单易懂的“口腔基本知识宣传单”,收录了一些常见口腔问题和常识,并动员兄弟姐妹组成宣传小队,向亲朋好友宣传和讲解。
2.深入农村。我们选择了就近的老虎口(地名),沿途发放宣传单。部分居民不识字,宣传小队的队员就耐心地为他们讲解。我们一路爬到山顶,在做口腔知识宣传的同时,还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品尝了当地乡镇的特色小吃,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3.调查问卷。由于大二有过社会实习经验,为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口腔健康问题和医疗卫生状况,我收集资料后制作了“口腔医疗卫生问卷调查表”、“口腔健康的调查问卷”各50份。为提高问卷的有效率,只抽样调查彭水县汉葭镇滨江居委25到40岁范围内的人。之后,我将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归纳,两份问卷各收回47份。
3.医院见习。我在彭水县中医院的见习为期一周,因为还没有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对临床的操作不太了解,不过为期一星期的见习,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同时,也了解了病人。我想,“三进三同”的精神就是让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去感受农民,感受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更好的与社会融合。虽然我没有机会去与他们同吃同住,但是在医院也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看到他们的需要。
4.心得体会。此次问卷发出50份,收回47份。通过对滨江居委市民的抽样调查,以及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后,从“医疗卫生调查表”中可以看出一些现象和问题。
接近60%的人愿意到大型公立医院,而23%的人选择私人诊所,说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选择就诊医院时,并不是把价钱选在第一位,而医院的口碑、名气和医生医术的水平对人们的选择产生很大影响。
79%的人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其中69%感觉“医保”会相对减轻国民负担。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有时父母让我去药店买药,就让我带上医保卡直接刷卡。要是以前,他们宁愿不买药进行治疗,拖延几天,这样肯定是对身体不好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现象,人们觉得所在地区医疗水平一般,服务态度一般。而且多数人觉得国家下令降低药品价格之后,并没有感受到这一政策的作用。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医疗水平是受很大方面限制的,地方小,相对的医疗投入就不多。而服务态度则是可以人为改变的,需要医院的培养和规范,这也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点之一。国家下令调低部分药品价格,就是为了让百姓买得起药。调价的药品基本都是一些常用药,但是现在的制药商也是很“聪明”的,他们将调价的药品减产或者停产,然后换汤不换药,换个包装以更高的价格投入市场。不过,要抵制这类现象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所以也需要各方的理解。
在“口腔健康的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中,不难看出居委市民口腔问题普遍存在,如牙齿发黄、口腔异味、牙龈出血等等,大部分人也承认这与自己对所知口腔知识有限密切相关。例如对口腔卫生的意识方面不是很强,多数人早晚刷牙一次,而且刷牙时间较短,只注重表面的清洁。
吸烟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而且引起多种疾病。说明很多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同样的,人们对牙刷的常识也较清楚:如用完刷头向上,放在通风干燥处;刷毛高度适当,防止擦伤牙龈;刷完应尽量甩去水分。这些其实是一些生活细节,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和坚持去做,就一定会有效果。另外人们在了解口腔护理方面,更想知道怎样解决口腔异味,怎样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用品和保健食品。这说明人们对维护口腔健康有更多要求和疑问,而不是单纯停留在以前的简单清洁和应付了事。这点也需要我们现在的医学工作者投入更多精力,激励我们在为病人治疗疾病的同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
后续,从活动的筹备到开始,我深刻感受到兄弟姐妹们团结的力量。他们都比我小几岁,最小的才15岁,难免会有些害羞,但是大家互相鼓励和支持,还是很顺利的完成了此次活动。这段经历,很值得我们骄傲。我们沿途宣传,看到小路两旁菜园、果树,四周青山环绕,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这也是我们活动的乐趣。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课堂上、书本中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
这次实习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习,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习,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此次 “三进三同”社会实习是让我们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使我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此次社会实习不但培养了我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磨练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也实现了社会实习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记得有人曾说过:一个毕业生是不是人才,一看学历,二看社会实习经验。因为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点社会实习能力,就无法与快速发展的社会接轨。我们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积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中去,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希望今后有机会继续参加“三进三同”社会实习活动,服务我们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Kaiyun网站Kaiyun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