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512-65375586传真:0512-65375369
整牙必须尽早? 法律视角审视儿童牙齿矫正市场乱象
许多市场机构通过夸大矫正效果、捏造矫治紧迫性、制造容貌焦虑等方式,诱导家长为孩子选择不必要的早期矫正。此类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的规定。法律规定,经营者应当提供真实、全面的商品或服务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机构刻意渲染整牙赢在起跑线的观念,实则可能误导消费者做出非理性决策,损害其合法权益。
如新闻中所述,部分机构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医疗广告,宣称非常安全,非常高效,违反了《广告法》对医疗广告的严格规定。医疗广告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批准,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违规发布医疗广告不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还可能误导公众,扰乱医疗市场秩序。
医疗机构在不具备正畸条件的情况下,对儿童进行过度扩弓、拔乳牙、戴矫治器等过度治疗,甚至导致牙根暴露、门牙咬合问题等并发症,严重侵害了患者的健康权。根据《侵权责任法》及《民法典》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避免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过度医疗行为明显违反了医疗伦理和诊疗规范,构成医疗侵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面对儿童牙齿矫正市场的混乱局面,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已联合发文,强调实施口腔医疗服务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执行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这意味着,对于无证经营、超范围执业、违规操作的口腔机构,监管部门有权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对其进行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
强化广告监管:加大对医疗广告的查处力度,对违规发布、虚假宣传的行为依法予以严惩,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免受误导。
规范医疗行为:严格执行口腔医疗行业标准和规范,严禁过度医疗,对违反诊疗常规、侵犯患者权益的行为严肃追责。
提升消费者认知:加强牙齿健康科普宣传,揭露行业乱象,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理性的牙齿矫正观念,避免盲目跟风。
完善行业自律与监管机制:鼓励行业协会制定儿童牙齿矫正治疗标准,强化行业自我约束,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明察暗访力度,设立黑名单制度,公开曝光并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行为。
在法律的有力护航下,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规范、透明、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儿童牙齿矫正市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适宜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接受必要的矫治服务,而非成为商业逐利的牺牲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Kaiyun官网 登录入口Kaiyun官网 登录入口